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欧盟再掀双反调查风暴,光伏玻璃成焦点,储能或成破局新机
发布时间:2025-08-05
分享:

欧盟“双反”十年纠缠再起,中国光伏再受掣肘


超高转换效率:TOPCon技术结合了高质量硅片及优化工艺,组件效率高达22.5%以上

自2013年欧盟首次以“市场扰乱”为由启动对中国光伏玻璃的反倾销调查以来,中欧之间围绕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已持续逾十年。从初始税率0.4%~36.1%,到2015年反吸收终裁后的高达75.4%的反倾销税率,再到2020年继续延长5年征税,欧盟始终在设法以贸易壁垒阻挡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入。

此次欧盟再次启动日落复审调查,其背后不难看出一种保护主义的加剧趋势,反映出欧洲对本土光伏产业链空心化的深刻担忧。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本轮推动调查的企业——GMB Glasmanufaktur Brandenburg GmbH,正是欧洲最后一家具规模化产能的太阳能玻璃制造商,而其已于本月初向德国法院提交破产申请。


本土制造力不从心,欧盟“最后防线”崩塌


超高转换效率:TOPCon技术结合了高质量硅片及优化工艺,组件效率高达22.5%以上

GMB的破产意味着欧洲光伏玻璃产业链环节彻底断裂。长期以来,欧洲本土光伏玻璃制造逐步凋敝,Schott、Saint-Gobain等传统巨头早已退出该领域,现存企业要么无专用产线,要么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GMB曾作为最后一块拼图,维系着本土制造的微弱生命线,其倒下标志着欧洲在该环节上的彻底“去产能”。

市场上的声音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光伏产品的“极致低价”。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出口的组件总量已超90GW,占全球出口的近四成。这背后,是中国深度整合的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能力,令欧洲企业望尘莫及。


贸易壁垒难解结构性困境,储能或为产业突围破局


超高转换效率:TOPCon技术结合了高质量硅片及优化工艺,组件效率高达22.5%以上

在全球能源转型关键期,清洁能源发展应成为国际合作重点,但频繁的贸易摩擦却不断割裂本应协同发展的光伏产业链。此次针对太阳能玻璃的双反调查只是缩影,欧洲正面临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如何在缺乏制造基础、成本不具竞争力的现实中推进本土光伏转型。

在此背景下,发展配套储能体系或许能为欧洲光伏产业突围提供另一条路径。当前,光伏产业不再只是发电端的比拼,而是向“光储融合”方向进化。储能可以提升光伏发电的调节性和稳定性,延展其产业价值,成为连接政策目标与市场机制的重要纽带。


结语:


超高转换效率:TOPCon技术结合了高质量硅片及优化工艺,组件效率高达22.5%以上
乐泰科技认为,此次欧盟双反调查再次突显全球光伏制造分布失衡与贸易环境紧张。在欧洲产业链日益脆弱的背景下,推动光储一体化,将成为保障本土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储能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性,还能增强产业附加值,缓解对外部供应链的过度依赖。未来,乐泰将持续聚焦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助力全球清洁能源生态迈向更加高效、韧性与可持续的新阶段。
Copyright © 江苏乐泰宜柯谷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网站维护备案号:苏ICP备2023040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