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价格一路下滑,行业“卷”出新高度
这两年,光伏行业的价格战可谓愈演愈烈。组件价格从每瓦1元多一路下滑到六毛出头,硅料、硅片、电池片也都纷纷跳水。企业哀叹,“我们不怕卷技术,怕的是没人讲规则。”
人民日报文章指出,当前光伏行业年产能已经超过1100GW,远高于实际需求。大量项目一哄而上,供大于求,价格战随之爆发。
为何“越卷越穷”?根源并不简单
光伏“内卷”的背后,绝不仅仅是产能过剩这么简单。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热衷招商引资,土地、补贴、融资统统“打包上”,带来大量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一些劣质低价产品混入市场,拉低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
更严重的是,不少企业为抢订单压低价格,导致利润微薄,无法支撑研发和服务投入,长远看其实是自伤元气。
多方联动破内卷,行业开始“刹车”
人民日报也明确提出了解决路径:
政府端:整治恶性招商竞争,避免政策倾斜造成市场扭曲
监管端:加强质量抽检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打击假冒伪劣
行业端:推动标准引领、技术升级,改变“只拼低价”的竞争模式
企业端:加强自律,主动减产、调整结构,回归合理利润和价值创造
实际上,一些行动已经在展开,比如十大光伏玻璃企业宣布减产30%,一些央企也开始修改储能招标机制,把技术权重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真正的突围点: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未来,光伏行业不能再靠价格打天下,而是要在技术、效率、服务、系统集成上下功夫。比如组件如何提高发电量、产品是否更易安装、更适应特殊气候、是否能与储能协同优化等等。
只有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才能走出“越卷越穷”的怪圈,推动整个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从全球经验中看破局之道
作为在全球多国推动光伏项目落地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乐泰科技深知:真正可持续的竞争力,不在低价,而在专业与创新。
我们在海外多个市场见证了高标准引导、高门槛准入、长期合作机制带来的健康生态。当前中国市场的变局,是一次洗牌,更是一次提升。乐泰科技也愿凭借我们的全球经验和全链条技术支持,帮助合作伙伴在复杂环境中寻找确定性,走得稳、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