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美国首次针对中国光伏发起“双反”调查。早在2014年1月,美国商务部就对自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同时对来自中国台湾的同类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5年2月,美国正式对上述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而在2020年1月,美国对同类产品启动第一次日落复审,并在同年5月作出延续“双反”措施的肯定性终裁。
如今,第二次日落复审的启动,意味着2015年确立的高关税政策可能再次延续,给中国光伏出口增加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双反”措施实施以来,中国光伏组件在美市场份额显著下滑,美国本土安装商的采购成本显著提高。若第二次复审仍作出肯定性裁决,高关税将继续成为横亘在中国光伏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大障碍。
这不仅会影响相关企业在美的订单,还可能推动更多中国光伏产能加速向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转移。
美国再度启动“双反”日落复审,说明中美光伏贸易摩擦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乐泰科技认为,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不仅是价格竞争,更是供应链布局与市场策略的考验。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既要保持技术创新的领先优势,也要建立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和风险应对能力,确保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能稳健运行。政策与市场风向或许难以左右,但企业的战略韧性与适应力,才是穿越周期的真正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