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未来两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主力军,预计2026年两国合计将贡献60%的全球增量。其中,中国电力需求增速预计将从2025年的5%升至2026年的5.7%,印度更是将由4%升至6.6%。美国则因AI驱动的数据中心扩张,也将带来年均超过2%的增长,显著高于过去十年均值。 面对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风电和太阳能正加速替代煤电,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核心。IEA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首次超过煤电,2026年全球风光发电量将突破6000 TWh,占比接近20%,较十年前增长近五倍。 与此同时,核电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受日本核反应堆重启、法国和美国核能提效以及亚洲新建核电项目投运的带动,2026年全球核电发电量有望接近3000 TWh,创历史新高。 强劲增长的电力需求也对系统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多起大规模停电事故(如智利、西班牙、葡萄牙)暴露出传统电网在承载高峰负荷和极端天气时的脆弱性。IEA呼吁,各国需同步加大对电网、储能以及需求响应机制的投入,以实现电力供需的动态平衡和能源系统的高度韧性。 与此同时,全球多个市场的负电价发生频率上升,也在倒逼电力市场改革。例如,2025年上半年,德国、西班牙等国负电价时段占比高达8%以上,凸显储能、调度灵活性和市场机制调整的紧迫性。 全球电力结构的深度调整,正在推动“新能源+数字化”深度融合。从AI算力带动用电结构变化,到绿色能源对数据中心的支持,能源系统已从传统供给逻辑转向更复杂的动态协同体系。 作为专注于能源数字化与储能技术的乐泰科技,我们认为:未来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清洁发电占比的提升,更在于能效管理、电力调度与终端应用的智能化升级。唯有以柔性储能为核心的数字化能源网络,才能支撑算力时代对安全、绿色、高弹性供电的需求。